1月11日上午,記者從溫州檢驗檢疫局了解到,2015年溫州口岸進口的食品化妝品類商品進口量達35718噸,相比較2014年增長了兩萬多噸,增長迅猛。
進口品種不斷豐富 國外海鮮走上溫州人的餐桌
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2015年的情況來看,溫州口岸進口消費品的品種更加豐富。“以前主要集中在酒類、服裝、牛奶、食用油等少數幾個品種,2015年新增了大米、調味品、牙膏、沐浴露、漱口水等新品種。”
其中,首次進口水生動物產品和冰鮮產品,主要有鯊魚、帶魚、烏賊、凍鯖、蝦類、雙殼貝類等,如意大利紅蝦、法國生蠔和貽貝等,溫州人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國外海鮮產品定制服務。
此外,進口來源趨向多元化也是今年的一大特點。2015年進口的來源地34個,比2014年增加了10個,越南大米首次從溫州口岸進口,塞內加爾、摩洛哥、挪威等國的海鮮開始走上溫州人的餐桌。
豪飲洋葡萄酒后 溫州人開始海飲洋啤酒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啤酒進口首次超紅酒,從2014年的4164噸增長到23246噸,增長458.3%,成為溫州口岸進口的最大消費品。
從數據上看,歐美酒精度較高的精釀啤酒大量進軍溫州市場,如德國黑啤、美國白啤等,其中美國精釀啤酒是首次登陸溫州,體現了啤酒消費口味的變化。
而葡萄酒進口量為9148噸,增長7.8%,但進口金額反而下降11%,這顯示進口紅酒的價格更加平民化。
紅酒的進口來源也更加豐富,除傳統的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外,澳大利亞、智利、美國、格魯吉亞等國的葡萄酒的比重逐年上升,口味更加多元化。
據業內人士分析,溫州人消費口味的變化也是啤酒進口增長迅猛的原因之一。歐洲精釀啤酒如西班牙、德國、比利時的黑啤酒由于麥芽糖含量高,口味獨特、醇正得到越來越多溫州人的青睞。
進口商品質量變好 退運銷毀的共計58.3噸
根據統計顯示,2015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被退運銷毀的共計58.3噸、涉案金額10.8萬美元,約占總進口量0.2%。
主要不合格產品有配制酒、化妝品、麥片中檢出未經許可的添加物,飲用水中檢出重金屬鉛超標、飲料超過保質期、葡萄酒中干浸出物不達標。服裝及接觸類產品主要是標識不達標,沒有檢出理化指標不合格。
據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進口消費品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引導。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并與東盟、澳大利亞、韓國、智利等國家和地區簽訂14份自由貿易協定書,涉及22國家和地區,為進口商品提供減免關稅優惠,降低了國外消費品的進口成本。
同時通關環境進一步優化,溫州檢驗檢疫局深入實施了關檢查驗“三個一”合作機制、檢驗檢疫一體化、電子口岸建設和無紙化通關、保稅進口“一次查驗、分批核放”等一系列檢驗檢疫新舉措,簡化了通關手續,縮短了辦理時限,降低了進口成本,為商品進口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