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終,各方都在進行年終總結與簽訂新合作合同確定發展意向的時候,日化用品界又傳來了“被下架”的消息。
繼全國家樂福將藍月亮陳列面積縮減80%后,近日,又傳出威露士將與長期合作伙伴大潤發超市分道揚鑣的消息。據悉,是因為雙方在合作細節條款上分歧較大。
與此同時,據華潤萬家相關人士透露的消息稱,確認了威露士將全線退出華潤萬家的消息,同時其他大賣場都將萎縮。
日化產品相繼在大型傳統商超下架,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日化產品為降低對傳統商超渠道的依賴,紛紛加大其他渠道布局力度;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傳統商超當前正值寒冬,賣場經營壓力大。
“傳統商超下架日化產品說到底還是二者矛盾激化的結果,傳統商超掌握著整個快消品銷售環節的話語權,日化品廠商處于弱勢地位,而如今日化品廠商企圖開拓新的渠道,以此來降低對商超的依賴,當然會引發商超的不滿?!倍艓r宏補充說。
雙方在實體的矛盾及日化廠商加快開拓新渠道,這是否意味著在互聯網+的時代,傳統日化銷售已經逐步要放棄了實體,轉戰線上了呢?
據數據顯示,在雙十一當天全網統計數據顯示,全網護膚品銷售額約為20.91億元,均價79.84元;洗護銷售額約為5.07億元,均價為68.36元;彩妝銷售額約為10.85億元,均價為48.64元,面膜銷售額約為8.11億元,均價為61.01元。
不難看出,在日化用品界,洗護的銷售并不如護膚品及彩妝甚至面膜的銷售量。護膚品,彩妝等在單價上存在國內外差異,及銷售品種不同的問題,很多消費者多通過線上購買來滿足自身需求,而對于日化用品中相對親民的傳統洗護類,消費者的態度似乎不是很友好。
有調查數據中顯示,近三年來日化產品線上市場份額仍遠不及超市賣場。
杜巖宏也認為,現階段大多數日化品都將線上銷售作為渠道布局重點。對于中老年客戶而言,由于他們對互聯網不熟悉,新事物接受程度相對較慢,未能形成網絡購物習慣,過度復雜的購物流程可能會降低他們的購買欲。
傳統對傳統,似乎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保持更好的發展。記者對各大傳統超市走訪時發現,相對于線上商店的種類齊全度,多種的套裝組合,滿百返券來說,實體店并沒有對應的活動,而且在柜臺的多數是中老年人。
同時,與其他柜臺有隨時的銷售人員不同,傳統日化展架旁邊并沒有固定的銷售人員,與旁邊牙膏,洗發水等柜臺的人氣形成了鮮明反差。
與傳統商超不同,記者走訪進口超市與傳統超市旗下的精品超市時發現,每個柜臺都有專門的營銷人員,尤其是在進口蜂蜜和日化的柜臺。據觀察,日化柜臺有很多傳統商超沒有的國內品牌,鋪貨面積不大,但是種類齊全。
據銷售人員介紹,有很多是超市獨有的品牌,或者是簽訂協議的品牌。即使同一超市品牌,不同地區所選擇的日化用品種類也是不同的。據了解,各地與品牌簽訂的協議不同,店長選擇的品類不同有關。統一統籌,分權管理是此類的共同點。
這對于傳統日化用品也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杜巖宏也認為,除了傳統商超,傳統日化品還可以走日化品批發市場、專營店、網上購物等銷售渠道。大型超市只是一個可以提供的選擇。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也表示:“諸多案例證明擴大消費者規模是贏得市場份額最有效的途徑。中國市場正在經歷銷售量增長放緩和物價低位運行的雙重挑戰,快速消費品企業需要積極探尋贏得新消費者的最佳手段。在并購以外,一些中國企業通過發展新品類,市場拓展,或者積極利用快速增長的銷售渠道實現消費者規模的有機增長。”
在互聯網+大環境的沖擊下,使很多領域有了新的選擇,即時現階段,傳統日化用品在線上的銷售不盡如人意,但這是一個必經的階段。
杜巖宏認為,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不僅是日化用品,其他行業也紛紛開始加大對線上渠道的布局,逐步放棄實體轉向布局線上渠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線上渠道市場覆蓋范圍廣,且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布局線上渠道,不僅可以降低對線下渠道的依賴,獲取更多的話語權,還能夠節省多層中間環節,降低企業成本。
據《2015年中國購物者報告》指出,一切增長機會的大前提是從根本上注重推動品牌的滲透率,這是建立大品牌的主要途徑。要提升滲透率,快速消費品企業應優先考慮擴展到相鄰品類的產品創新和品牌延伸,或渠道下沉或向上線城市逆襲,以及充分利用快速增長的銷售渠道招募更多的新消費者。
擴寬銷售渠道是傳統日化用品發展的必經之路,與傳統商超分道揚鑣,不是完全放棄,而是更多的選擇。
據了解,某日化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在新三板掛牌,同時據了解,目前尚未登陸新三板但已提交公開轉讓說明書的日化企業也至少有兩家,這都是日化產業蒸蒸日上的表現。
對于日化用品的未來發展道路,杜巖宏認為,徹底放棄線下渠道、完全依賴線上渠道是不現實的,因為電商無論再怎么發展都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渠道,日化品當前的銷售對線下渠道仍然保持很高的依賴,但是發展線上渠道也是一種趨勢,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平衡線上線下兩種渠道。其實,避免傳統渠道商下降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品牌自身的影響力,讓渠道商不得不經營公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