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三伏天,也擋不住啤酒業再度遇冷。目前已進入A股半年報的披露高峰期,但在A股上市的8家啤酒類上市公司中,僅有蘭州黃河(000929,股吧)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蘭州黃河”,000929.SH)公布半年報,另有西藏銀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藏發展(000752,股吧)”,000752.SZ)披露中報的業績預告,其凈利潤出現70%119%的下滑幅度。
這兩家公司的狀況是整個板塊的縮影。為了走出業績困局,各家啤酒上市公司均使出渾身解數。有的更名轉型、有的關廠減負,也有靠炒股創業績的……然而即使如此,整個行業依然是“寒冬”依舊。
此外,當前的啤酒市場還出現“內減外增”的現象,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國內啤酒累計產量持續下跌,但進口啤酒則持續增長。
有分析師指出,受進口產品滲透、產能過剩及整個經濟環境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國產啤酒行業未來2-3年內可能仍然處于調整期。那么,啤酒上市公司將會采取怎樣的方式來過冬?如何提升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如何應對進口啤酒所帶來的壓力?
業績下滑成趨勢
在8家啤酒上市公司當中,蘭州黃河率先發布2016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成為首家發布業績報告的啤酒上市公司。然而,這份成績單未能令投資者滿意。
蘭州黃河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3.5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0.82%;凈利潤為-3197萬元,同比下降119.1%。
對于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蘭州黃河稱,除受國內啤酒市場需求低迷、大眾消費能力疲弱等因素影響外,西北地區降雨偏多也對公司主營業務造成了不利影響。
西藏發展發布2016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盈利115.67 萬元347萬元,同比下降70% 90% ,上 年 同 期 為 盈 利1156.69萬元。公告稱,業績同向下降系主要控股子公司西藏拉薩啤酒有限公司本期營業收入和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
另外6家啤酒上市公司目前未公布半年報或披露業績預告,燕京啤酒(000729,股吧)相關人士表示,燕京啤酒將于8月31日公布半年報。
當前啤酒市場呈現“內減外增”現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4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1342.8萬千升,與上一年相比減產 115.1萬千升,同比下降6.3%;同期,中國進口啤酒15.67萬千升,同比增長32.5%;金額為10.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另外據最新數據顯示,僅5月份中國進口啤酒就達7.09萬千升,同比增長46%。
對此,有分析師認為,進口產品的滲透不斷蠶食國內啤酒市場份額,此外,經濟增速放緩、消費環境整體低迷以及產能過剩,也是導致啤酒產業陷入低谷期的不可忽視原因。基于此,國內啤酒行業未來2~3年內可能仍然處于調整期。
加速“自救”方法各異
為了走出業績困局,啤酒上市公司們使出渾身解數進行“自救”。
8月初,新疆啤酒花(60009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更名為“新疆同濟堂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將證券簡稱由“啤酒花”變更為“同濟堂”,證券代碼“600090”不變。
據了解,自去年起,昔日“啤酒花”便開始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重組前,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啤酒生產及銷售,并涉足房地產、果蔬加工、進出口貿易等領域。本次重組后,上市公司原有啤酒等業務將剝離出本公司,公司將轉變為醫藥流通企業,持有同濟堂醫藥100%股權。
在8家啤酒上市公司的一季報中,除了昔日“啤酒花”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較快以外,就只有重慶啤酒(60013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啤酒”,600132.SH)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
一季報數據顯示,重慶啤酒營業收入為7.3億元,同比增長4.2%;凈利潤為1532萬元,同比增長14.1%。
與昔日“啤酒花”的自救方式不同的是,重慶啤酒選擇“關停”這條路。
近日,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將與寧波威馬及寧波大涼山分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將持有的大涼山公司70%股權轉讓給寧波威馬,轉讓對價8200萬元。
據了解,這已是重慶啤酒自去年6月份開始處理的第8家子公司,其余7家則為綦江分公司、柳州山城啤酒公司、安徽九華山公司、永川分公司、黔江分公司、六盤水啤酒公司和重慶佳辰公司。
仔細觀察可發現,重慶啤酒所關閉的這些子公司的特點是:輻射能力弱、可替代性強、生產效率低,這些公司對其業績造成很大的拖累。從公司當前的業績情況來看,處理子公司資產的效果已顯現。
然而與上述兩家啤酒上市公司不同的是,蘭州黃河采用的卻是試圖炒股創業績。
據了解,自蘭州黃河的主業不振之后,便開始對炒股情有獨鐘,其間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截至半年報數據顯示,蘭州黃河年初的投資成本約為2.79億元,期末賬面價值為2.04億元,在報告期內賠了5455.72萬元,看來大市不好,想炒股救業績也不容易。